高考0分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应对中国特色教育?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0:13: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如何应对中国特色教育:《一个捣蛋生
+
偏科生的成才之路》一书的引言
如今,提起学生沉重的学习负担和沦为考试机器的不幸,一些家长就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但翻脸又说:我们家长能够左右和改变国家教育吗?一个虱子顶不起个被窝,我们不能改变国家教育,就要适应国家教育,我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是,他们一面对孩子的学习现状叫苦不迭,一面又加重对孩子的折磨。他们没有看到,家长虽然不能左右国家教育,但却可以左右和影响自己的孩子,并且对学校老师的种种教育行为有着巨大的调节作用。如,当孩子被一些无用的、无聊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其实家长可以采取许多有效办法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同时又不影响孩子的学习进步。(家长如何积极有效地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在本书中有一些实际案例。)再如,当孩子受到老师的一次批评、整治,或拿回了一张烂成绩单时,家长的一句话可以使孩子得到极大安慰,或重振信心,或变成一次卓有成效的挫折教育,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转化成孩子的动力和精神财富。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看到,培养一个优秀成功的人才,父母的影响力远大于学校老师。如,孩子的兴趣特长、想象力、好奇心、扩散型思维方式、开拓创新精神等等方面都是在幼年、童年时的玩耍中得到激发和萌芽的,学校教育只是在各种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活的灵魂的教育。而中国应试教育所能给的,只是孩子活的灵魂的填充物。同时,由于父母是孩子早年的精神支柱、心灵的港湾,孩子在学习和人际上能否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勇气、抗挫折力等精神力量,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无数事例证明,一旦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应声虫,孩子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和家长助纣为虐的双重伤害。
一、中国家长给孩子的误导和伤害
许多中国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为只要考取了名校、重点校就优秀了,就成功了。但不幸的是,进了大学后却有大量的学生因泡网吧和谈情说爱而挂科,即使没有挂科大多也是为了捞文凭而学习。这些家长没有看到,孩子如果以分数成绩和名校为学习目标,即使进了名校或非名校,也会出现“熬出了头”、“进了保险箱”、“要歇口气”的筋疲力尽状态;即使没有筋疲力尽,也会被打磨成“唯分数型学生”(为分数而学习),从而丧失对真正的学问——对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嗅觉能力、识别能力、探索精神等学习的灵魂。没有学习灵魂的学生,一旦进了大学和社会职场则会表现出方向迷茫、力不从心,甚至心衰力竭、水土不服的状态。结果,使得大量的大学生停在和输在了大学和职场的起跑线上。***
虽然,大学生出现以上种种状况与中国的教育体制等上层建筑有重要关系。但不可否论的是,教育的上层建筑与教育的“土壤”,即与中国国民的教育理念、教育情结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渊源关系。如,中国家长(对孩子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情结追究起来有4大误区:
1、“不输在起跑线上”只对200米以内的短跑比赛有重要影响。如果把高考前的12年学习当成一场比赛,那则是一项比马拉松长跑还要长千百倍的“超级长跑比赛”。要知道,在马拉松长跑比赛的枪响前,选手们都是松散地挤在一堆,是没有“起跑线”意识的,而且开始领跑的选手没有一个获得最后冠军。同样,在考场上获得第一名的状元生也没有一个成为职场状元。因此,把孩子12年的学习比作“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比赛,不仅比喻不严谨、不恰当,而且只会给孩子造成种种的误导和伤害。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沙发
发表于 2014-8-19 17:49:45 |只看该作者
特色 特色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考0分声 皖ICP备10004957号-2

GMT+8, 2024-5-3 16:52 , Processed in 0.07474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