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高考不给我机会我就考0分!”  
 
 
                                                              作者:徐孟南 
   
 
 
   
吉剑 
(一) 
 
  吉剑酷爱数学,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虽然一直在学校,但他一直在自学数学,因为老师所教授的还没有达到他所要学的高度。他还写了很多有哲理性的数学文章,文风破美。他是同学老师家人公认的有数学天赋的人。 
我们都知道:往往有特长的学生在其它方面都不怎么行。这位同志也没能例外,他的其它科目成绩差,特别是英语,差得一塌糊涂。家人也常因此为他担忧。 
  下面先带着大家看看2008年2月一则来自吉剑的声明<如果高考不给我机会我就考0分>,当时发表在0分生前辈“陈圣章贴吧”。 
  声明内容如下: 
 
如果高考不给我机会我就考0分  
我是2007年被高考残杀的一个高考落榜生。我从小痴迷于数学,从小学到高中我一共写了30多篇数学论文,在2007年高考前我原以外我可以凭借我的数学论文直接进入大学。可是当我请求大学破格录取我时,他们都说国家没有这种规定,我们只能按国家的标准招生。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一个一心只想当数学霸主的人心碎了!我望着苍天发呆,我曾经的优越感没了,我的世界黑暗了!  
  而且一个老师还这样对我说:“你以为你会创新就了不得了哈,人家只要分数,你就等着读补习班吧!说实话一个孩子,一个喜欢创新的孩子就这样被“扼杀”掉!那种感受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受,真的。  
  望着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失落,邻居的嘲笑,我沉默了,但我绝对没有哭。  
  最后,我选择独自一人离家出走。  
  我来到陌生的工地,我常常眼里含着泪水,帮人家背钢木,背砂,拖车。我幼小的肩膀怎么能够承受沉重的压力呢?我最后就只好以拣垃圾维持生活。  
  但是.......  
  我从来都没有放弃我的数学梦想,我常常在梦里依然思考我的数学问题,因为我发现研究数学比做数学题目舒服。  
  我想问问我们的教育者们:爱因斯坦如果在中国和我们一样参加高考他考的起专科吗?丁俊晖是不是必须考个五六百分才可以打世界冠军,吴晗先生的数学当年考0分,对他的未来的发展有影响吗?  
  我不喜欢背书,我常常告诉我自己“我是人”我不能像那些复印机样一天就是围着A,B,C,D四个答案转,我要思考,我要思考没有答案的问题。  
  现在许多中学像监狱样的搞封闭式管理,说白了就是为了升学率,说直接  点就是为了分数!  
  试问我们社会上炒得热火朝天的高考状元们,他们除掉会做有答案的题目外,他们还会去课本之外创新吗?  
  请问:到底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  
  得到现在为止13亿人口中国的没有一个中国本土人拿到诺贝尔奖。  
  我们想想,要是诺贝尔奖是按考试的分数颁发的话,可能我们中国人年年全拿。但是我们的社会进步不是靠做有答案的题目,而是靠我们人类的不断创新和探索。  
  面对分数至上,人才埋葬的高考我累了!  
  但是我绝对不会放弃我的目标!  
  如果高考不给我机会今年高考我就考0分。  
  ------------------------------------心 海  
  ---------------- 2007年2月8日  
(声明完) 
 
 
  每每,我看了都想哭,为教育的悲哀,更为特长考生的无奈。 
  吉剑是高三复读生。在第二个高三下学期,他装订好自己的数学论文,陆续向名牌大学发出申请,希望凭借数学上的创新被破格录取,但都没有得到回复。这让他很难过。他决定不考大学了。 
  他在思想了:现行的高考制度只是选择了一批只会考试的人。老师家长学生都是为了分数。这是很可悲的。“分数+能力”的选拔方式比较好,既和新课改改革配合,也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书呆子。高考制度害人不浅啊!!我得批它一批,一来解恨,二来期望人们关注现行教育制度。这是有前人之鉴的。批高考没错。 
想罢,他又继续去专心研究他的数学。只等在高考上玩一玩。象我一样,他的0分计划也瞒着家人,而且只有自己知道。只所以不让人知道,是因为怕引来没必要的劝阻。 
 
(注:本文摘自长篇纪实小说《高考0分声》,共三节,更多见下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