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1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名校尖子生外流倒逼教改制度突围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16:35: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名校尖子生外流倒逼教改制度突围

  新华网上海6月16日电,今年全国高考前后,北京、上海、辽宁等多个地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放弃高考,准备留学的人数激增,一些名校甚至整班学生报名参加“洋高考”培训。专家认为,“弃考”留学的尖子生增多、留学时段提前,传递出生源争夺的“全球化”信号,高教改革已是时不我待。

“留学热”呈现新特点:一是尖子生出国数量增加。二是出国留学的求学时段提前。三是工薪家庭留学学生比例增加。再看留学动机:国外大学有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机会多;“宽进严出”,对学生考察更全面、严格;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等等。更多学生、尖子生,都将“梦想发动机”寄托到了国外大学身上,何尝不是对国内大学的变相否定和逃离吗?

“逃离者”中有很多人是不想走出国门的,国外学费毕竟还很高。他们对于国家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曾经充满了无限期待。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年的高考改革和教育改革,步履沉重,举步维艰。远远未达到群众的期待。而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却在增加。为了和谐发展,只有“逃离”了。

举个例子,《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下称《纲要》)曾让人而倍感欣慰,“升学率崇拜”、教育投机意识、畸形的人才观、孩子不快乐等教育难题,终于看到了纠偏的曙光。因为《纲要》为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更为解决诸多教育难题制订了改革蓝图,比如对于“升学率崇拜”,《纲要》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意识,而且通过考试制度的大幅度改革提供改革支撑点。可至今《纲要》都颁布一年多了,可各地的教育的“落实动作”却迟迟不见。

最典型就是南方科大的艰难探索,时时有灭顶之灾的可能性,不得不随时和主管部门搞“拉锯战”。主管部门要求“依法办学”,大力支持;南方科大却坚持自主招生,自发文凭。作为改革者,如果心态稍微脆弱一点,就可能会选择放弃。偌大的中国,连这么一块“改革试验田”都无法接纳,是否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在制度约束中,已经产生了一种“僵化”和保守倾向,对教育新事物产生了排斥力,总认为自己的规定就是最好的,不需要改进呢?

教育产品和教育质量的权威评判者,不是教育主管部门,而是家长和学生;判定办学是否成功不是得到了某种教育质量认证,而是是否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信任。特别是教育竞争全球化的今天,人们更愿意用国际标准和高标准要求自己,我们的教育如果不适应家长的这种需要和挑剔,他们会对教育产品说“不”,当然会“选择逃离”。

所以,当下的教育改革,最应该进行的就是“制度突围”。不要一谈到教育改革,总是“慢慢推进”。“慢”是一种好心的谨慎,却也是一种无情的禁锢。特别是时下,在“应试崇拜”中,这些旧框框,对教育改革的制约力、破坏力太大了,以致于我们的诸多改革成效,都被这种制度损耗了,如此下去,短期内,教育改革要想取得名校成效,很难,只能加剧“留学热”的升温。我们必须从传统优越感中跳出来,多一些大无畏、真落实、敢承担的吃蟹精神,多一些断臂求生的忧患意识,让教育早如焕发活力和竞争力。家长对中国教育满意了,“留学热”才有望得到降温。(雷泓霈)



“尖子生外流”的经济学解读


  今年全国高考前后,北京、上海、辽宁等多个地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放弃高考,准备留学的人数激增,一些名校甚至整班学生报名参加“洋高考”培训。据北京市教委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报名和准备报名参加“洋高考”的北京考生约为2500人,比去年增加约1000人,增幅高达67%,这还不包括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

尖子生参加“洋高考”,且人数增幅如此之大,令人诧异之后不免反思。比如,我国的高考制度,大学教学管理水平,家长的观念,官员的腐败等等,但有一点不要忘了,“尖子生”的流失实际上也是我国内需的流失,把本该在国内消费的钱拿到国外去消费。

暂且以英国为例,海外学生到英国读大学,学费每年12,000英镑(人文学科)至18,000英镑(理工学科)不等,如果读的是顶尖大学的医学课程,学费可能高达每年28,000英镑。我们以中间价15,000英镑粗略计算,1英镑=10人民币,那么北京地区的考生是2500人,四年大学读下来,一个学生的学费约是60万人民币。这仅仅是学费,还有杂七杂八的生活费、中介费等等。如果再算上国内其他城市流出的“尖子生”,流出去的人民币数目是惊人的。

“尖子生”流失和富人移民没什么区别,或者,本来就是富人移民的一个步骤,先把孩子送出去,时机合适自己再出去。至少,在带走钱方面,尖子生外流和富人移民是共通的。

最近这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扩大内需,实际上是在依靠房地产开发中的投资、中央大规模工程建设的投资来拉动,然而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扩大内需,在社会各种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指望中低层是不靠谱的,只能依靠富裕阶层。可现状是富裕人群正在流失,这其中包括有能力出国求学的“尖子生”。因此,“尖子生”外流,不仅是简单的社会现象,还是重要的经济现象,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能视若无睹,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尽快弥补,至少在教育改革上应该想办法了。(刘敬文)

下一页:尖子生“外流” 高考遭遇“全球化”冲击?


尖子生“外流” 高考遭遇“全球化”冲击?

  新华网上海6月16日电今年全国高考前后,北京、上海、辽宁等多个地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特别是名校“尖子生”放弃高考,准备留学的人数激增,一些名校甚至整班学生报名参加“洋高考”培训。

专家认为,“弃考”留学的尖子生增多、留学时段提前,传递出生源争夺的“全球化”信号,高教改革已是时不我待。

高中名校“出国热”愈演愈烈

据北京市教委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报名和准备报名参加“洋高考”的北京考生约为2500人,比去年增加约1000人,增幅高达67%,这还不包括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

北京四中拿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毕业生已有55人,人数比去年增加了40%;北师大实验中学选择出国留学的毕业生有80来人,比去年增加近30人;人大附中被国外高校录取的毕业生有60多人,比去年增加了50%……一些名校甚至整班学生都参加了有“美国高考”之称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培训。

上海的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和华东师大二附中,号称沪上高中“四大名校”,每年约有20%的考生选择不参加高考、直接申请海外留学,不少天赋较高、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海外高校争抢的对象,今年这一比例又有增加。

不只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出现这种现象。沈阳市东北育才英语特长班班主任孟凡伟说,班上共有36名学生,已有16名确定出国。沈阳亨泰莱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数据显示,今年共有387名高中阶段学生在此办理了出国留学手续,比去年增加了16.5%。

“我们每年都有50名左右的正式录取学生放弃报到,最初我们以为是家庭贫困原因,后来调查才发现,几乎都是去国外读书了。”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

与以往相比,这一轮“留学热”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尖子生出国数量增加。丁光宏说,以往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大多学习成绩不甚突出,以去国外二三流大学“镀金”为主。而今年“留学热”中的高中生大多是学生中的佼佼者,报考目标均是海外一流高校。

二是出国留学的求学时段提前。首师大附中副校长梁宇学说,以往留学主体以本科生为主,留学意向是研究生、双学位教育等,现在则变为高中生,留学意向是国外的本科教育。

三是工薪家庭留学学生比例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计划留学的学生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比例约为三分之一,这与以往出国学生多来自富裕家庭不同。

“弃考热”背后多因素推动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尖子生放弃可以就读国内一流大学的机会,毅然出国?

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北京学生王东(化名)说:“我留学不是为了逃避高考,更不是惧怕高考。我看过前几年的高考试卷,感觉局限于书面的知识多,而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内容少。反观‘洋高考’,国外一流大学有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我可以自己选择考试项目,一年还有好几次考试机会。”

谈到为何选择国外留学,沈阳东北育才学校的高三学生何依征说,国外教育实践机会多。“以我考取的工程学院为例,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后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工程项目设计,安排‘一对一’的教师指导,提供充分的社会资源支持,这些是国内学校大多只在课堂上课比不了的。”

此外,国外大学“宽进严出”,对学生考察更全面、严格,也为不少出国学生所看重。何依征说:“虽然国外的大学生也喜欢玩,但学生课业压力很大,平时上课的发言、每次日常的考试都记入成绩,极少出现‘考前抱佛脚’就能考高分的现象。”

沈阳亨泰莱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总经理吴群说,国内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想上清华、北大难度太大,而国外可选择的名校很多,只需参加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考试次数多,成绩两年内有效,可选择自己最好的成绩进行申请,录取相对容易,这也是‘弃考’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在国外留学能增强将来的就业竞争力。何依征说:“我参加过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深刻感受到国内学生和美国学生思维方式的区别,美国学生更重创新,注重作品的可持续发展。”小何的说法,也道出了部分尖子生出国的缘由。走出国门,学习更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能让他们在未来就业中更具优势。

直面生源“全球化”课题

如此之多的高中尖子生“弃考”出国,让教育界人士感觉到,高校生源的“争夺战”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对此现象,该如何认识?

尖子生“弃考”出国,其实是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减压的方式。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教授丛立先认为,应以包容的心态来看待。高考承载的东西太重了,而现在他们毕业能有更多元的选择,高考不再是唯一。再说,尖子生出国后,在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可以接受更先进的教育知识和创新理念。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未来也需要这样的人才,吸引他们“回流”,留学就不失为一件好事。

“弃考”其实暴露出我国高考制度和教育理念的不足。专家认为,最近几年高考改革屡有动作,但“一考定终身”制仍未有大改观。“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日益暴露出高分低能、人格发展不健全等问题。如何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创办让国人满意的教育,成为当下必须面对之课题。

“弃考”出国本无可厚非,但是家长应该审慎考虑孩子的自身条件和适应能力,不能盲目冲动“一窝蜂”。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处副处长钱静峰提醒说,我们更倾向优秀的高中生在国内上完本科,等到身心较成熟之后再选择海外留学。(记者杨金志、仇逸、王思海、王莹、李宇)

作者:杨金志 仇逸 王思海 王莹 李宇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匿名  发表于 2012-9-15 07:06:56
本帖最后由 徐孟南 于 2016-6-17 11:01 编辑

I could watch Scinhdler's List and still be happy after reading this.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板凳
匿名  发表于 2012-9-15 14:16:00

WGsYUGdHqIXLPmBXK

回复

使用道具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地板
发表于 2012-9-16 21:47: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孟南 于 2016-6-17 11:01 编辑

记者与记者,有一种区别 庞新升 (图)
有的是为生存而打拼,有的是为责任而较量,有的则是为理想而奔波。
记者与记者,有一种区别 庞新升 (图)
所谓生存型记者,他们把写稿子、拍片子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更关注发稿量、收视率,更关注工分、奖金,而不是稿件的深度,画面的张力。等而下之的则是,借记者的名头,借监督的由头,钻空子,捞好处,办私事。
记者与记者,有一种区别 庞新升 (图)
而责任型记者、理想型记者,在他们笔头、镜头下流淌的是传媒职业的责任、新闻行业的理想,不是苍白的文字、冰冷的画面,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始终是有温度的。记者需要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来源于对公共事业的热爱,他们内心乐意或者愿意为社会公共事业做贡献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卩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卩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匿名  发表于 2012-9-26 17:54:49
本帖最后由 徐孟南 于 2016-6-17 11:01 编辑

Rolex Yacht-Master Watch (ym0018) [ ym0018] - RUB6,312.76 : TITLE, SITE_TAGLINE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8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8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6#
匿名  发表于 2012-9-26 18:16:06
本帖最后由 徐孟南 于 2016-6-17 11:01 编辑

銈儶銈广儊銉c兂銉儢銈裤兂銇偄銉炽偗銉儢銉笺儎銉栥兗銉嗐偅140銉熴儶銉°兗銉堛儷Coyotte銉娿儍銉椼倰Toundra [Ankle Boots-166] 銈儶銈广儊銉c兂銉儢銈裤兂銇偄銉炽偗銉儢銉笺儎 銈儶銈广儊銉c兂銉儢銈裤兂銉栥兗銉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d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d提现即时到账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bvsh55 该用户已被删除
7#
发表于 2012-9-27 20:26:41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考0分声 皖ICP备10004957号-2

GMT+8, 2024-5-3 02:53 , Processed in 0.1405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