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一个国外人的感叹:中国青年最缺乏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1:39: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徐孟南 于 2016-6-17 11:04 编辑

文:水木然

  一群大学生来应聘,他们同样经历了一段人生,但是旅途不同。211工程出身坐的G字头,普通本科出身坐的是D字头,专科出身坐的是T字头,职业教育出身坐的是K字头。我不关心你怎么来,我只关心你是谁……

  21世纪人才最重要已是共识。人才归根结底源自青年一代的状态和理念。那么中国青年最需要努力的是什么?

  以下是一名国外IT工程师在中国工作多年后,给年轻人写的感言,看完自然有答案:

  在中国工作生活已经多年,由于经常需要面试一些大学生,再加上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总要跟一些实习生接触交流,所以比较了解中国年轻人的心态、状态和困惑。

  首先,作为一名外来者,我很佩服中国青年的积极向上性,这一点欧洲的年轻人非常需要学习,这是很客观的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青年创业积极性的高涨、职场进取动力的充盈等。很多学生为了能有更高的平台而埋头苦读,他们那种精神非常另我佩服。毫无疑问,这是传承下来的一种精神。

  其次,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还总结出了一点,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是青年一代这种刻苦精神的主要动力输出,其实这让我颇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的意思是,在职场上我很难再帮助他们把这种刻苦精神转化成实际成效,我经常为之沮丧。

  以上两方面其实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又是互相转化的。如果说中国复兴动力就来源于刻苦的勤劳的不计代价的奋斗,我却感觉这种动力缺乏内在张力。因为很多青年人的天赋要么被埋没磨灭,要么用于消耗其他方面了,我不知道这样表达是否是够精确,或者有偏见,乃至是一种罪过。

  还是要回到职场上来,在IT这个熟悉的领域里,我跟很多中国年轻人一起共事过。曾经有个学生,经常跟我声称他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是多么出色,有多少很优秀的教授,享受到了什么国家成果和待遇。但工作过程中抱怨最多的也是他。凡是遇到需要躬亲的问题,他总是表现出不耐烦。

  我接触过很多这种学生,我把这种现象总结为一种眼界的开阔和操作技能的偏差。实际上中国的学生,尤其是学校足够有影响力的学生,他们早就享受到了开阔视野的待遇,他们见识各种规模宏大的演讲、实验室,受到各种优越条件的感染,这就好比一个出身非常优越的男孩子。

  但是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很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是不屑于做具体事项的。他们更愿意去处理人际关系,结识一些有威望的人,在他们眼里这些更具价值。高中时那种刻苦到了大学并没有转换成操作能力。

  还有一些学生其实是让我感到欣慰的,中国的职业教育很发达,可能这一点也反衬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某些问题。在IT这个领域,有很多优秀的年轻人来自于职业教育,比如我的一个年轻同事来自于文达电脑培训学校,现在去了印度。这些人有这样的特点:他们往往不太声张,不善于讲很大的话,总是表现的比较沉闷。就好比一个出身家庭很一般的男孩子,往往更愿意埋头苦干,而实际上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常常让人刮目相看。

  当然,我做以上对比应该是不完善的,有偏见的。因为我不够足够了解中国,可能在中国过程会很重要,出身亦然。但中国也有古话叫穷养儿富养女。从领域里说,从职场上来说,从发展上来说,浮夸的自封的名头都不会有太大意义。有的同事埋怨:中国的问题,大方面表现为实体经济不断遭受到挑战,小方面表现为愿意脚踏实地去做事的年轻人已经寥寥无几。就事论事,别无他意。

  当然,技能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技能永远是基础。有了技能做基础,才会有实践,有了实践才有经验,有了经验就会升华为思想,有了思想才有人格。而很多人总试图跨越某一步。对于当下的中国青年来说,什么最重要?是技能。真心送给大家一句话:脚踏实地,志存高远。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e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e提现即时到账SO.CC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考0分声 皖ICP备10004957号-2

GMT+8, 2024-5-20 13:16 , Processed in 0.0680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